主要发现
中国是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高发的大国,与欧美国家以开角型青光眼为主要青光眼类型不同,中国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发病率远高于其他类型青光眼。在原发性房角关闭中,占据最大比例的是原发性可疑房角关闭(PACS),这类患者已存在2个以上象限房角关闭,如不经任何干预,部分患者可能进一步出现房角粘连、眼压升高、视神经损害等临床表现。LPI作为目前PACS的一线治疗方式,可以通过解除瞳孔阻滞达到开放房角的良好治疗效果。然而,在中国的闭角型青光眼人群中,房角关闭的原因除瞳孔阻滞外,还包括睫状体前旋、虹膜高褶、晶状体拱高过高等多种混杂因素。在既往的研究中,LPI术后均存在不同比例的残余房角关闭,并且房角宽度随着时间延长不断变窄,进而使残余房角关闭的比例进一步增高,而晶状体随着年龄增长的不断增厚或许可以解释这一现象。近些年,随着白内障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早期白内障摘除作为原发性房角关闭系列疾病的治疗手段之一引起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白内障摘除在解除瞳孔阻滞的同时,可以缓解前节拥挤、为前旋的睫状体提供回落空间、杜绝晶状体膨胀增厚引起房角进行性关闭,在以混合发病机制为主的中国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中,可能展现出良好的治疗优势。该项研究旨在填补LPI和白内障摘除对于前房形态的长期影响的空白,为预测疾病进展和评估治疗效果提供依据。
这项前瞻性临床试验对144名伴有轻度白内障的PACS患者进行了为期2年的随访观察,其中69人接受了LPI治疗,75人接受白内障摘除治疗。采集每位患者术前、术后1月(短期)及术后2年(长期)的前房形态相关参数进行对比分析。主要的分析指标包括UBM测得的前房参数、房角镜下mShaffer分级评分、残余房角关闭比例,其中UBM测量参数包括中央前房深度(ACD)、房角开放距离(AOD500)、小梁虹膜角(TIA)、小梁虹膜面积(TISA500)、虹膜膨隆度(I-Curv)、晶体拱高(LV)和小梁睫状体距离(TCPD)。结果表明,LPI术后1月房角显著增宽、虹膜膨隆度下降,但是前房深度及睫状体位置并未发生明显改变,并且存在21.7%的残余房角关闭;至术后2年时,LV显著增大,而房角明显变窄,残余房角关闭的比例上升到30.4%。与之相比,白内障摘除术后1月时,房角增宽幅度更大、虹膜更平,并且前房明显加深、睫状体前旋明显改善、LV降至0;至术后2年,所有前房参数均维持稳定。更重要的是,在白内障摘除术后1月及2年均未观察到残余房角关闭,也即所有房角全部打开。
总体而言,2年观察结果显示白内障摘除相比LPI可以获得更好的改善前房及房角形态的效果,且这种效果持续稳定。
作者简介
论文第一作者为闫晨曦博士,通讯作者为姚克教授,共同通讯作者为韩颖教授。
姚克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眼科医院院长、浙江大学眼科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主任,国际眼科科学院院士,浙江省特级专家,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主任委员,亚太白内障及屈光手术学会主席,国际眼科理事会常务理事,亚太眼科学会中国区负责人,亚太眼科科学院Fellow,国际人工晶状体植入俱乐部会士,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医师协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国际交流与合作及港澳台事务专家委会会副主任委员,中华眼科杂志主编,全国白内障及屈光手术学组组长,浙江省科协名誉主席,浙江省医学会会长。
韩颖
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教授,美国眼科学会会员,视觉和眼科研究协会会员,美国青光眼协会会员、妇女眼科协会会员,北加州防盲协会会员。
闫晨曦
医学博士,主治医师,毕业于浙江大学医学院,师从著名眼科专家姚克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白内障精准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发病机制及治疗策略研究,第一作者身份在American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British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