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记者帮丨打通求助电话后的第三天 91岁老人圆了复明心愿

发布时间:2023-02-20来源:潮新闻·钱江晚报 记者 曹露婷 通讯员 蒋升浏览:

2月18日,春日暖阳照进浙江大学眼科医院的病房,同样也照进了91岁的韩焕根老人心里。

当右眼的纱布被缓缓揭开,昏暗世界被光重新点亮,这位耄耋老人兴奋地四处观望,又激动地握住医生的手,嘴里反复强调的只有两个字:谢谢。

微信图片_20230218084720.jpg

这一刻,韩农(化名)同样等了很久。这些年,父亲的左眼有严重的黄斑变性,白内障术后视力仍不可阻止地下降,目前视力只剩0.06;右眼情况也不太好,白内障重度硬核,连看电视都成了困难,人也因此变得沉默寡言。

“我父亲是杭州市生产(先进)工作者,能拜托你们帮忙吗?”近日,韩农打通钱江晚报“记者帮”热线,态度诚恳地询问是否能为父亲复明伸出援手。他没想到,这一通普通的电话,却让父亲模糊、灰暗的“视界”正式进入倒数计时。

在接到求助热线后,钱报记者第一时间联系了浙江大学眼科医院副院长、浙大二院眼科中心副主任王凯军教授。医院迅速开启绿色就医通道,老人从门诊接待到完成手术复明,整个过程仅用了三天。

韩农有近十年没见父亲这样开心了,记忆中那个开朗健谈的父亲仿佛在这一瞬间回来了。

要强的父亲看不清世界

儿子想让他在晚年复明

自韩农懂事以来,父亲一直从事信访工作,他总是拿着厚厚的资料,独自坐在书桌前钻研。

在韩农印象中,时不时就会有一大批陌生人特意到家中致谢,为此母亲偶尔还有些“嫌弃”:这可让人怎么生活呀?长大后的韩农才知道,为百姓尽自己一点绵薄之力,父亲总是深感满足。

出生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人,似乎年轻时身体都很棒,父亲没生过大病,唯一一次是肺炎发作,在医院待了半个月。

我们总觉得父亲是无所不能的人,却忘了他也会老。

韩农参加工作那一年,父亲刚退休。

“这下您终于可以好好休息了。”父亲只意味深长地回答:身体累睡一觉就好了,但眼睛的问题就很难......

韩农当时并不解其意,如今想来,也许父亲的眼病从那时起,甚至更早,已有端倪。

韩农说,父亲退休后有两大爱好:看书和集邮,捧着刑侦类的书籍能看上一整天,而集邮则是他和圈内好友沟通的唯一方式:

作为一名“实寄派”,每当发行新的邮票,父亲都会起个大早,去邮局排队盖戳,在确保明信片主题与邮票完全一致后再寄出,像在完成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渐渐地,韩农却发现父亲不一样了:约十年前,他突然不爱看书了。后来有一天,父亲竟破天荒地“求”自己帮忙盖戳,因为视力下降,怎么盖戳都达不到令他满意的程度。数次后,他只好把所有邮票都封存在柜子里。

但父亲还是要强的,85岁那年还独自骑车出门买菜,结果没看清斜坡,摔倒在地。虽只受了皮外伤,却被韩农“勒令”:自此告别自行车。

2021年,执拗的父亲同意和韩农一起到浙二眼科中心做手术。左眼白内障手术后,父亲的视力有所提升,出于年龄考虑,医生建议右眼暂缓手术。遗憾的是,左眼黄斑变性持续进展,视力只剩下0.06。

去年,韩农母亲去世,父亲在外人面前没怎么哭,却在背地里数次抹眼泪。“这对眼睛损伤应该不小。”韩农的心愿很简单,想努力让父亲在晚年复明。

错过的公益活动

以另一种方式到来

2022年10月,钱江晚报联合浙江大学眼科医院、浙江省老龄委连续第九年发起“明亮生命”公益活动,招募50位老人享受免费眼科筛查,符合条件的还能得到姚克教授专家团队主刀的免费复明机会。

韩农是从父亲口中得知这个消息的,老人特意拍下相关报道,让其帮忙报名。由于活动热度高,名额紧俏,与复明机会失之交臂。

兔年伊始,韩农发现父亲眼睛的情况更糟了,就算坐在电视机一米开外,看天气预报的图标也都费劲,日常生活只能靠耳朵。

“我们知道风险可能很大,但还想搏一搏。”周一下午,韩农思索再三,拨通了钱江晚报记者的电话,才有了文章开头这一幕。“去年没赶上公益活动,老人复明愿望强烈,什么时候就诊都可以。”韩农请求钱报记者,帮忙牵线搭桥或推荐医生。毕竟在这对父子心里,浙江大学眼科医院(浙大二院眼科中心)无论是技术还是服务,都是首选。

微信图片_20230218084718.jpg

老人揭开纱布后进行眼部检查

九十多岁的老人,日常行动本就不便,加上眼部情况复杂,更需要经验丰富的医生来主刀。钱报记者第一时间联系了浙江大学眼科医院副院长、浙大二院眼科中心副主任王凯军教授。在得知老人的故事后,王教授很快回复:医院会为老人开通绿色就诊通道,并请护士引导以尽量缩短等待时间,还贴心地让钱报记者传话:“本周三是我门诊日,可请老人先来检查。”

韩农感慨,一通看似平常的电话,竟能有如此温暖的力量。

周三,韩农陪着父亲来到医院,进院后便在护士的引导下成功借到轮椅,仅用一小时就完成了全部检查,手术则被安排在两天后。“这医院名气大,没想到就诊也很方便。”父亲对此赞不绝口。

五度硬核被瓦解

十多年来第一次看清了

“他的白内障养得很老,达到了5度核,又有黄斑变性,手法要尽可能轻柔。”手术日当天,钱报记者在手术室陪着韩焕根共同经历这难忘时刻。

在显微镜的放大镜头下,记者看到老人右眼的晶状体呈棕黄色,手术难度可想而知。

微信图片_20230218084644.jpg

顺着超乳后的晶状体裂缝,王凯军教授轻轻拨动,微转吸头对准硬核碎块,顺利吸出。“虽然核很厚重,但超乳的能量不能太大,否则对角膜等眼内组织的损伤会很重,反而得不偿失。”毕竟一台复杂的白内障手术,对其力度、进程的把控,都需主刀医生拥有相当丰富的经验。

随后,王教授将人工晶体植入韩焕根老人眼内,手术完成得很快。

王.jpg

浙大二院眼科中心副主任王凯军教授为老人手术中

“一般来说,重度白内障患者术后角膜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水肿,是正常现象,几天内会逐渐消退。”离开手术室前,王教授拍了拍老人的肩膀,告诉他手术顺利,可以放心。

微信图片_20230218084649.jpg

离开手术室后,浙大二院眼科中心副主任王凯军教授向老人讲解注意事项

这个戴着纱布的夜晚,是漫长的,也是充满希望的。

今早七点半,早早等待着“揭目”仪式的韩焕根终于感受到有医生走进房间,一双温暖的手为自己拿下纱布后,眼前的一切相比往日清晰多了。他上下打量着身前的医生,嘴角上扬, “十多年没这么清楚了,今天真的圆了心愿,多谢大家。”老人向身边众人挥手示意。

钱江晚报记者有幸亲身见证这一动情瞬间,也不想过多打扰老人休息。在离开病房前,韩农叫住记者,偶然得知今天也是浙江重大新闻传播平台“潮新闻”客户端上线的日子,自呼“很有缘分”,“复明多亏了钱江晚报的帮助,希望未来日子,我们都能越来越好。”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 浙江大学眼科医院 

浙ICP备20220005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