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专家呼吁:明眸逐梦,家长和学校都应为近视防控开绿灯,公平覆盖每个孩子

发布时间:2023-04-14来源:潮新闻 记者 郑佳颖浏览:

数据显示,从2018至2021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分别为53.6%、50.2%、52.7%、52.6%。近日,《人民日报》刊登文章《共同呵护好孩子们的眼睛》,这是一道全社会必须答好的考题。文中提到,浙江桐庐县对全县幼儿园大班至高三儿童青少年开展视力筛查活动,并建立“儿童青少年眼视觉健康档案”。

潮新闻记者联系了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浙江大学眼科医院)视光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视光学组委员,教育部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专家宣讲团成员兼家长宣讲团团长倪海龙医生,他和团队积极协助桐庐县当地推进近视防控工作。

近视防控应公平覆盖到每个孩子

4月12日,倪海龙正在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杭州学校,给三四年级的孩子们讲近视防控的故事。

“从幼儿园开始,每天给孩子户外活动3小时、1小时、半小时……近视发生的风险大不相同。”倪海龙指出,千万不要宅,保护眼睛最关键的就是“目”浴阳光、眺望远方。

学校定期组织给学生查视力,但许多家长拿到检查单,对上面的数据一部分是迷茫,一部分并不上心。不少老师道出了近视防控的工作难点,多一些户外活动的时间,随之而来的是家长的质疑声:作业布置少了?老师是不是偷懒了?……

“孩子们大多数时间是5+2,五天在学校,两天在家里,来医院大多是来解决问题。出现健康风险了,往往才会引起家长的重视,近视防治,防更为重要。”

在倪海龙的门诊中,仍有低学龄段的孩子表示在家有书面作业需要完成。他建议,教育局和学校要切实保障到每一个孩子的学业减负,增加户外活动时间,让每一个课间成为真正的课间,让孩子们走出教室释放天性。


家长要主动了解科学用眼护眼知识,带头不做“低头族”,积极配合学校减轻孩子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不盲目参加课外培训、跟风报班,避免学校减负、家庭增负。

此外,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视力变化和眼睛异常迹象,一年去医院做两次标准的验光检查是必要的,尤其是散瞳检查。年纪小的孩子在机器上测量时容易紧张,不一定能够结果精准。“这就好比大人测血压血糖,快速跑动或者紧张时不能准确的反应客观结果。”倪海龙解释。

《倪海龙医生漫画谈近视防控》

入选2022年全国优秀科普作品

多年进校园宣讲的经历,让倪海龙从中有了更多的实践与思考。

从《孩子的护眼宝典》到《倪海龙医生漫画谈近视防控》,两本他主创的护眼书先后在2020年、2022年入选了科技部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名单。

“第一本主要是对孩子进行简单的行为习惯引导,第二本漫画书则更侧重于趣味的科普知识表达,面向人群也更具广度。”

倪海龙表示,学校在近视防控工作中,需要一些权威的图文材料在科普长廊等场景做指导展示;孩子们对生动通俗的知识更能接受,可以帮助同行分享一些演讲技巧与素材;更多的是要站在家长和孩子的角度去创作,兼顾到方方面面才能提升疾病预防的普及度。

这本蓝色封面的漫画书,身上有很多的荣誉标签:2021“十大医界好书”、列入国家新闻出版署“全国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推荐目录”、入选2022“农民喜爱的百种图书”……

“将有趣的科普转化为公众可读可懂的语言,让护眼习惯自然融入生活,”倪海龙表示,近视防控工作需要家长、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提升儿童青少年眼健康水平,前路可期。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 浙江大学眼科医院 

浙ICP备20220005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