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人未老,眼先衰!白内障、眼底病、视网膜病变等老年眼病正困扰当今青壮年

发布时间:2023-07-10浏览:

6月29日-7月1日,全国眼科医生齐聚杭州,共同参加引领中国眼科白内障和屈光领域至高学术标杆的年度盛会——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三届全国白内障及屈光手术学术会议。

一场超过4000人的大会,他们讨论着什么?

微信图片_20230710111704.jpg

在眼睛这个方寸之地,目前已知的疾病已经高达上千种。7亿中国人面临用眼危机,近视低龄化、老年眼病年轻化等现象越来越严重。

陈乔恩在44岁时买了人生中第一副老花镜;胡兵在50岁做了白内障的晶体手术……

专家们发现,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病变,一些老年人的“专利”病如今却不断出现在青壮年身上,并且呈现高发、年轻化、重度化的趋势。

眼睛成了人体最忙碌的器官。

我们一边享受着科技带来的红利和便捷,一边被这些时代产物捆绑和约束。

如何保护双眼,我们任重道远。

微信图片_20230710112019.png

中年白内障患者日趋增多

用眼需求高但防护意识薄弱

《2021-2022年度全球眼健康调研报告》显示,白内障是目前世界首位致盲眼病,60~89岁的老年人白内障发病率约为80%。

近年来,白内障患病人群的年龄层次也逐渐呈现出年轻化的发展态势。

根据近年流行病调查统计,一部分刚过40岁的中年人体检发现晶状体也出现了早期浑浊,因此目前医学上常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称谓。

浙江大学眼科医院副院长、浙大二院眼科中心副主任徐雯说:“十年前,门诊两三个月才会碰到一位40+年龄的无明显诱因白内障患者。但现在,每次门诊都能碰到。”

微信图片_20230710111731.jpg

随着大众对生命健康和视觉健康的重视,体检频次增加,加上无论是工作、休闲还是社交,对于视觉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所以白内障的发病率有所上涨。

但是不得不提,大众的健康防护意识并没有同等比例地提高。

“白内障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许多风险因素可以加速白内障的形成。”徐雯说。

她曾经接诊过一位中年女士,通过不明渠道购买了一些面膜,价格便宜,效果“神奇”,但她敷用了一段时间后,双眼视力越来越差。

还有一个做生意的小老板,最近几个月来视力下降明显,在徐雯的提醒下反复回忆,想起来最近几个月进的几批鞋子气味刺鼻,用的是劣质胶水。

……

所以,在徐雯看来,做好预防就是尽量避免一切有害因素。

科学用眼。避免使用不合格的电子产品。户外活动时,避免强光直接照射眼睛,光线强烈时建议佩戴合格的墨镜。

控制内分泌代谢疾病。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不良会改变晶状体的渗透压、曲度,也会影响晶状体的代谢,发生糖尿病性白内障。

避免眼外伤。外伤性眼疾发生多是由于眼球钝挫伤、穿通伤等引起,因此不论日常生活还是工作期间,都要注意避免眼部外力冲击,若出现意外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尤其是家长要看护好孩子,以免利器无意中伤害儿童的眼睛造成不可逆的后果。

切勿滥用眼药水。护眼要科学,眼药水的使用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长期使用激素类滴眼液有引发白内障、青光眼的风险。

180斤小伙短暂性失明

原来竟是糖尿病惹的祸

人未老,眼先衰。如今在中青年人群中,除了白内障、青光眼等常见的疾病之外,还有很多不可逆的眼底病也严重影响了他们生活。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主任医师陈芝清从事眼底疾病的临床诊断治疗及基础研究20多年,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等视网膜血管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丰富的经验。“原本都是50+的患者来看病,如今越来越多30+的人群来寻医问诊。”

微信图片_20230710111724.jpg

归根到底,还是生活方式的改变,身体发出了警告,波及了眼睛。

近日,她接诊了一个20多岁的小伙子。半个月来,小伙子都觉得视力下降,有时甚至只有眼前指数的视力,由父亲陪伴才能来就诊。

刚进门,陈芝清就有预感,小伙子的病症源头不在眼睛上。1.7米不到的个头,看上足足有180斤。双眼玻璃体积血,眼底大量出血和渗出。

“你有没有糖尿病的?”虽然是问句,但是陈芝清心中早有了答案。

但是小伙子矢口否认了。陈芝清坚持让他做个血糖监测,果不其然,数值超过了20.0mmol/L。要知道,正常人空腹血糖参考值范围是3.9-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小于等于7.8mmol/L。这就意味着小伙子患有糖尿病,却不自知。

所以,控制血糖的同时,小伙子还要接受眼科的治疗。“千万不要掉以轻心。有些疾病对眼睛造成的伤害是不可逆的。”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这些慢性病对眼睛也会有影响,容易出现视网膜血管疾病,出现血管阻塞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陈芝清解释,老年人的血管逐渐失去“活力”,所以更容易出现动脉硬化,并发生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疾病。年轻人则是因为意识淡薄,随着社会压力、生活节奏的改变,他们都在过度消耗自己的身体,没有定时体检,对血糖、血脂、血压没有做好管理,甚至讳疾忌医。

所以,她建议,以防眼底疾病在中青年人中的“蔓延”,大家需要对自己的生活负责,“为了尽量让疾病晚点甚至不找上自己,我们需要健康的作息和规律的饮食,一旦有三高疾病建议定期体检和眼科检查,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才能有效改善疾病的预后。”

单眼手术需三个多小时

新手奶爸终获“偷来的视力”

正是因为很多中青年不重视,往往要等到双眼几乎看不清了,才想到来看医生。

30岁出头的小伟(化名)是被妈妈扶着走进门诊的。

经过检查,小伟因为糖尿病导致视网膜病变,已经到了晚期。一只眼睛完全失明,一只眼睛只能感受到微弱的光。

其实,小伟一直知道自己有糖尿病,当一只眼睛已经模糊不清的时候,他还没当回事,直到两只眼睛都看不清,已经影响到正常生活了,他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近60岁的母亲哭着乞求:“医生,求求你救救我儿子吧。我孙子刚刚出生,要是爸爸看不见了,这个家怎么办呀!”

浙大眼科医院副院长、浙大二院眼科中心副主任方肖云主任医师很动容,觉得那只能感受到光亮的眼睛,可能还有点希望。所以她和团队并没有放弃,觉得可以试一试。

微信图片_20230710111728.jpg

三个多小时的手术很成功。小伟恢复得不错,定期来检查。现在一只眼睛的视力能达到0.5,这已经是“偷来的视力”了。他也会忍不住跟方主任分享好消息:“方主任,我现在回去上班了,能挣钱了,生活不受影响,主要还能看到儿子长大。”

守护国民视觉健康,眼科专家们一直在努力。

挽救过很多家庭的方肖云主任深有感触。随着很多疾病的高发,导致眼睛的疾病越来越多见:视网膜病变、黄斑病变等,都成为了失明的主要原因。“人的眼睛就像一台高清照相机,而视网膜就是感光底片,对于成像至关重要。一旦视网膜出现了问题,人眼就像没了底片的相机,完全失去了成像的功能。视网膜及视神经的健康,是确保眼睛接受其他手术术后较好视力的保证。”

不像矫正屈光不正,几分钟就能完成一场手术。眼底疾病种类繁多,许多是疑难杂症,眼底手术的要求也非常高,一只眼睛的手术可能要花费三四个小时。

方主任见过太多太多不重视、不珍惜眼睛的中青年患者,有些患者就诊时病情已到了晚期无法手术,有些患者即使手术治疗也只能稳定病情,无法提高视力。所以,方主任提醒,年轻人如发现视物不清,无法改善的视觉异常,要及时就诊,并尽量养成定期做眼健康检查的习惯。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 浙江大学眼科医院 

浙ICP备20220005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