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随着屈光性白内障手术时代的来临,白内障手术逐步进入了精准智能化阶段,对手术的安全性、精确性及可预测性要求越来越高。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超声乳化(FLACS)再次为白内障手术带来全新技术革命。与传统超声乳化技术相比,飞秒激光辅助的白内障手术显著提高了环形撕囊的成功率,缩短了超声乳化时间,并降低了人工晶体偏斜和偏位的发生率,同时使白内障手术拥有更高的精准性、可重复性和一致性。近期,姚克教授带领的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团队在国际眼科权威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发表论文探究LenSx-FLACS对于不同等级核密度白内障的更佳碎核模式。
LenSx飞秒激光碎核优势
传统超声乳化的特点
超声乳化手术是目前治疗白内障的最常用方法。由于传统超声乳化术中的透明角膜切口、撕囊、碎核等操作步骤与手术者的手术技巧密切相关,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术中以及后可能出现囊袋撕裂、撕囊偏中心、后囊破裂、悬韧带断裂、散光度数增加、切口渗漏、增加眼内炎发生风险等,不同程度影响患者术后视觉质量;此外,劈核和碎核时的超声能量对角膜内皮以及临近组织均有一定的损伤,尤其是硬核的处理,容易造成角膜术后水肿,甚至角膜失代偿。
飞秒激光碎核的特点
飞秒激光为一种超短脉冲激光,具有精准度高、穿透力强、可精确切割角膜组织及晶状体等特点,已逐步应用于白内障手术领域。随着患者对白内障手术精准性以及术后高视觉质量要求的提高,飞秒激光辅助的白内障手术(FLACS)目前已经成为国内外白内障手术的一种趋势。
LenSx Laser System是第一台美国FDA批准的可用于白内障所有相关适应证的接触式飞秒激光操作平台,能够实现在实时OCT图像引导下进行前囊膜截开、程序化预劈核、角膜切口制作及矫正散光的弧形切口制作,在2013引入我国临床使用。LenSx飞秒激光进行碎核时,直接将晶状体核分割成预设形状,不需要通过超乳能量来刻槽与裂核,极大减少超乳头粉碎抽吸晶体核所需能量,并且由于其在移除晶体碎块时,基本上不会产生浪涌,故前房以及术中眼压可以维持稳定状态。LenSx飞秒激光碎核模式分为三种:网格状、四象限和六象限碎核。不同的碎核模式可能适用于不同级别核密度的白内障,那么具体哪种白内障适合哪种碎核模式呢?来看看姚克教授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
大型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力证LenSx飞秒激光碎核快速安全有效
经过严格的筛选和排除,姚克教授团队对661位白内障患者894眼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所有试验眼根据Emery-Little分级将晶状体核分为1、2、3、4、5级。
不同分组患者的基线特征
完善相关眼部检查后,所有患者进行LenSx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FLACS),随机应用三种碎核模式:网格状碎核组、四象限碎核组和六象限碎核组。观察不同碎核模式对有效超声乳化时间(EPT)、超声能量、术后视力、眼压、术中并发症、角膜内皮损失、角膜中央厚度的影响。
LenSx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FLACS)三种碎核模式
研究结果表明
有效性
• LenSx-FLACS的三种碎核模式均能够快速、有效地改善患者视力。
在该研究中,无论哪种级别的核密度,三种碎核模式均可显著提高白内障患者术后1天的远距裸眼视力(UDVA)。组间的术后视力无统计学差异。
安全性
• 术后组间眼压无统计学差异。对于4、5级核,应用网格状碎核模式患者比使用其他模式患者眼压更高,其可能原因为,网格状碎核模式在硬核碎核时产生更大的气泡以及更多的残余核碎片,使得炎症反应更重,术后眼压更高。然而,总的来说,三组患者的术后眼压峰值(>21mmHg)无显著差异,而且大多数眼压在一周内降至正常,不需要运用降眼压药物。
术后视力、眼压
• 术后组间的角膜内皮丢失、角膜中央厚度变化无统计学差异。
• LenSx-FLACS三种碎核模式的术中并发症发生率很低(26.9%),三组间无显著差异。最常见为结膜下出血。
LenSx-FLACS三种碎核模式分析
• 网格状碎核模式适用于1级核。对于1级核,网格状碎核模式使用的超声能量最小,有效超声乳化时间(EPT)最短,27.3%的眼EPT居然小于1s。
• LenSx-FLACS三种碎核模式均适用于2级核,超声能量和EPT无显著差异。
• LenSx-FLACS四象限和六象限碎核模式适用于3级核,它们的超声能量和EPT均显著小于网格状碎核模式。
• LenSx-FLACS四象限碎核模式适用于4、5级核。对于4、5级核,四象限碎核模式使用的超声能量最小,有效超声乳化时间(EPT)最短。
总结
LenSx飞秒激光系统在白内障手术过程中利用前节OCT成像技术实现可视化操作,对术眼实时监测,而后制定切割方案对角膜、前囊膜及晶状体核进行精准切割,在晶状体核裂解的宽度、深度、形状、位 置上都提供了精确的稳定性,从而显著提高环形撕囊的居中性、减少超声乳化能量、缩短超声乳化时间、减少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姚克教授团队通过对大规模样本的白内障进行lenSx-FLACS手术并进行深入分析,制定出了不同级别核密度的更佳碎核模式,为飞秒激光白内障手术实用指南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专家简介
姚 克
教授、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
浙江大学眼科研究所所长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主任
浙江省特级专家
•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眼科杂志主编,全国白内障学组组长,国际眼科理事会理事,国际眼科科学院院士,亚太白内障及屈光手术学会副主席,亚太眼科学会中国区负责人,亚太眼科学院理事,浙江省科协主席,浙江省医学会会长,浙江省医师协会会长。
• 全国先进工作者、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大医精诚”先进个人、全国医德标兵、中国医师奖获得者。
• 发表学术论文403篇,其中SCI收录199篇,获7项国家发明专利,并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十一五及十二五国家支撑项目和国家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等国家及省部级重大项目30余项。以第一获奖人获3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0余项省科技重大贡献奖等省部级奖和瑞士眼科Alfred-Vogt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