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室导航 > 白内障科 > 专科科普

预防二次白内障

发布时间:2003-03-24来源:钱江晚报浏览:

对白内障患者来说,重见光明犹如重获新生。但令人遗憾的是,他们中有四分之一甚至二分之一的人可能会再度陷入黑暗世界;对患有先天性白内障的儿童来说,这种残酷的结局几乎是百分之百。为改变他们的命运,浙医二院眼科中心的姚克教授带领7位博士生历经6年潜心研究,终于找到了再度失明的元凶,并拿出了有效的防范武器。

研究表明,首次术后重见光明的白内障患者,依然会有病变细胞残留在人工晶状体之中,并慢慢增殖、移行,再次形成白内障,即医学上常称的“后发性白内障”。患者的视力逐步减退。

虽然对付“二次白内障”临床上并非完全束手无策,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比如费用高.会产生人工晶状体损伤、黄斑水肿等新并发症。

姚克教授宣称:“此项研究从高科技分子水平,首次证实了外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白内障患者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作用与年龄呈负相关等新现象,并提出了根本性的防治措施。”姚克教授认为防范二次白内障,与首次施行白内障摘除手术的技术水平密切相关。

虽然人工晶体的品种多样,但对病人来说,并非越贵越好,选用合适才是关键。该眼科中心与浙江大学材料学院合作研究对现有的人工晶体表面大胆改性,增强其亲水性和生物相容性,减少了植入对患者眼睛的炎症刺激。预防药物的剂型和给药浓度也进行了改进,有效抑制了眼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通过动物实验以及临床验证,“二次白内障”发生率减少了三分之一。据悉,这一成果经鉴定,整体水平处于国内领先,达国际先进水平。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 浙江大学眼科医院 

浙ICP备20220005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