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发布时间:2022-11-14浏览:

NOV.

11.14



世界

糖尿病日

World Diabetes Day' WDD



今天是第31个“联合国糖尿病日”


中国是世界上糖尿病患者人数最多的国家。数据显示,我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持续上升,已高达11.9%,也就是说每10个成人中就有一个患有糖尿病。


很多人知道糖尿病会带来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等并发症,但却不知道,糖尿病还会伤害眼睛,甚至夺去光明。



确诊糖尿病七八年后

眼睛“受伤”了



最近一年,55岁的李大叔(化名)时常向家人感叹,岁月不饶人,自己年纪越大,眼睛越不中用了,看东西总是模模糊糊的,远没有以前清晰。


一开始家人也以为李大叔的视力下降是上了年纪的正常现象。直到两个多月前,李大叔的情况变严重了,看手机上的大号字都有些费劲,还总感觉眼前有黑影在飘动。于是家人陪着李大叔从村里赶往杭州就诊。


在浙江大学眼科医院(浙大二院眼科中心),玻璃体视网膜专科王瑶副主任医师经过详细的问诊和检查,找出了李大叔“眼睛不中用”的原因,不是“岁月不饶人”,而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就诊时李大叔的双眼视力均只有0.2,餐后血糖高达12mmol/L,检查显示视网膜可见微血管瘤及小片状出血,“基本上可以判断是处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非增殖期,伴有糖尿病性黄斑水肿,严重影响了李大叔的视力”,王瑶医师介绍。


说起糖尿病,李大叔还算熟悉,他告诉王瑶医师,自己七八年前查出过糖尿病,早几年还断断续续吃过一些药,最近两年没有去管它了,平常饮食也比较随意。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李大叔还是头一回听说。


王瑶医师遗憾地告诉李大叔,正是他过往对糖尿病的忽视导致现在眼睛跟着“受伤”。



糖网是全世界

第5位致盲性眼病



提起糖尿病,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但说起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很多人可能就像李大叔一样,从没听说过。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简称 “糖网”,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眼部并发症之一,病程越长,发生几率往往越高。


糖尿病导致视网膜血管损伤,可引发视网膜出血、增殖,视网膜脱离,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严重损害视力甚至导致失明。


在全世界致盲性眼病排行中,糖网位列第五,但却是50岁以下工作人群的首位致盲眼病,并且呈现年轻化的趋势。


我国是糖尿病大国,发病人数超过一亿,但是糖尿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都相对较低,这也导致很多糖尿病患者在不知不觉中进展成糖网。王瑶医师介绍,在门诊她遇到过不少糖网患者,都是糖尿病控制得不好,或是根本不知道自己有糖尿病的,甚至还有一来就查出晚期糖网的。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为六期,Ⅰ-Ⅲ期为非增殖期,Ⅳ-Ⅵ为增殖期,这是一个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分水岭,到了后期快速发展,短短几天失明都是可能的。”王瑶医师表示。



糖网不可逆

重在预防



李大叔的糖网处于非增殖期,经过王瑶医师的悉心治疗,双眼视力逐渐恢复到0.6。


不过王瑶医师提醒糖尿病患者,糖网是一趟不可逆的单向列车,重在预防,平时要控制血糖血压血脂,定期做眼底筛查;如果确诊了糖网,则要遵医嘱治疗并定期随访,努力刹住这趟车,延缓控制它的进展,尽可能保护视力。


专家建议患者的筛查频率:


青春期前或青春期诊断的1型糖尿病患者,建议在12岁开始眼底筛查,青春期后发病的患者一旦诊断即进行筛查。每年随诊1次或根据具体情况遵医嘱随诊。


2型糖尿病患者则在确诊后尽快进行首次全面的眼科检查。每年随诊1次或根据具体情况遵医嘱随诊。


另外,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计划妊娠或已妊娠的糖尿病女性,妊娠前或妊娠初3个月进行眼底检查,妊娠后每3个月以及产后1年均需进行监测。




良好的生活方式也很重要



除了定期检查随诊之外,保持良好的生活及饮食习惯对于预防糖网也很重要。


王瑶医师建议,糖尿病患者和有家族史的人群,一定要注意控制血糖血压,睡前少玩手机保障充分的睡眠时间。


也要适当加强运动,选择中低强度节律性运动,如慢跑、健身操、太极拳等。


不能放任自己胡吃海喝,饥一顿饱一顿,要规律饮食,少食多餐,建议吃富含膳食纤维或让血糖上升较慢的食物,低盐、低糖、低脂肪,不饮酒。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 浙江大学眼科医院 

浙ICP备20220005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