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AOPR > 新文推荐

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张广斌教授团队:高度近视白内障合并散光患者植入Toric IOL术后立体视功能分析

发布时间:2023-08-01浏览:



文推荐                


高度近视白内障合并散光患者植入Toric IOL术后立体视功能分析

Stereopsis after bilateral implantation of Toric intraocular lenses in high myopic cataract patients with astigmatism

(点击英文标题可直接浏览、下载论文)

Wei Fan, Guangbin Zhang*

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

近日,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张广斌教授研究团队在Advances in Ophthalmology Practice and Research” 期刊发表了题为“Stereopsis after bilateral implantation of Toric intraocular lenses in high myopic cataract patients with astigmatism” 的论文。范巍主治医师为论文第一作者,张广斌教授为论文的通讯作者。

01

论文导读

Highlight

我国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呈现年轻化、度数深的趋势,患者对术后远、中、近视力需求日益增加。如何减少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术后对框架眼镜的依赖,尽量矫正术前屈光不正成为眼科医生共同努力的方向。


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患者术后通常会预留一定近视度数,以保证患者拥有接近术前的用眼习惯及较好的裸眼中、近视力。因此,中、近立体视功能对于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是非常重要的。当高度近视患者合并散光时,由于生理解剖异常(玻璃体腔液化、晶状体悬韧带松弛、前房深、囊袋大)及术后仍需戴镜等原因,许多医生对是否使用Toric IOL存在疑虑。


本文旨在应用飞秒激光技术量化撕囊口直径,测量高度近视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患者术后远、中、近视力及立体视功能等指标评估Toric IOL植入在高度近视眼的可行性及必要性。以期为眼科医生在高度近视散光的白内障患者晶体选择提供参考。

高度近视眼因其特殊的生理解剖异常:巩膜变薄、前房加深、玻璃体液化、晶状体悬韧带松弛等特点,使白内障手术难度大大增加。因此,有学者认为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不适宜植入Toric IOL:一方面,Toric IOL在高度近视眼术后可能易出现人工晶状体旋转、偏心等问题,影响散光矫正效果;另一方面,由于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术后大多预留近视,仍需戴镜,散光可以佩入框架镜中矫正,不必植入Toric IOL。


本文通过对比在飞秒激光辅助下对高度近视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患者植入或不植入Toric IOL,探究Toric IOL对高度近视的必要性及可行性。研究显示,术后3月,植入Toric IOL组裸眼中视力(UCIVA)、裸眼近视力(UCNVA)较不植入组显著提升,残余散光显著减少。进一步行立体视功能检查发现,Toric组中、近立体视锐度分别为100(弧秒)、120(弧秒),显著优于non-Toric组。


立体视觉又称三维视觉和深度视觉,是大脑中枢感知物体在三维空间的能力。由于物体在双眼视网膜上成像存在微小差别,引起的双眼水平视差是立体视觉的基础。双眼视差的最小分辨阈值称为立体视锐度。我们发现,高度近视患者植入Toric IOL后,60%患者拥有良好的近距离立体视,50%患者拥有较好的中距离立体视,而在non-Toric组,比例分别只有15%与5%。


与此同时,我们发现在飞秒激光的辅助下,高度近视Toric IOL的稳定性佳,术后3个月轴位旋转仅为4.08±2.25°。对于高度近视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的患者,本研究证实了Toric IOL的安全性及必要性,它提高了术后患者的裸眼中、近视力及立体视功能,矫正了角膜规则散光,减少了术后对眼镜的依赖程度。

02

论文图表

Fig. 1 Toric组与non-Toric组术前、术后视力图。

Fig. 2 Toric组与non-Toric组术后远、中、近立体视图。


引用本文

1.Wei Fan, Guangbin Zhang. Stereopsis after bilateral implantation of Toric intraocular lenses in high myopic cataract patients with astigmatism. Adv Ophthalmol Pract Res. 2023;3(3); 147-152 doi: 10.1016/j.aopr.2023.07.001

https://doi.org/10.1016/j.aopr.2023.07.001


03

作者介绍

通讯作者

张广斌,教授,主任医生,硕士生导师,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业务副院长,白内障科科主任。


担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白内障学组委员,福建省眼科学会常委,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眼科学专委会委员及白内障屈光学组副组长;中国非公医疗机构协会眼科专委会白内障分委会副主任;华厦眼科医院集团白内障学组组长;厦门市政协第十一,十二、十三届委员会委员。承担多项省、市级重点科研课题,主编和参编专著多部,发表论文40余篇,获科技进步奖多项。

第一作者

范巍,主治医师,博士,主要从事白内障、高度近视、老视等领域相关研究,现于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工作,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承担省、市级青年基金等多项科研课题,参编专著1部,发明实用新型专利2项,多次参加全国眼科会议发言并获优秀论文奖,累计发表SCI及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

文编 | 范巍 

编排 | 丁思敏  

审核 | 王凯军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 浙江大学眼科医院 

浙ICP备20220005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