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AOPR > 新文推荐

浙二眼科晋秀明教授:两种IPL机器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相关干眼的疗效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24-09-27浏览:



文推荐                


两种IPL机器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相关干眼的疗效对比研究

 Therapeutic effectiveness of different machines in intense pulsed light

 treatment of meibomian gland dysfunction

(点击英文标题可直接浏览、下载论文)

Zhenwei Qin, Yirui Zhu, Jiale Lu, Lin Lin, Yanan Huo, Haoyu Wang, Chen Qiao, Xiangxi Chen, Jianhua Wu, Qingyan Zeng, Xiuming Jin*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

近日,浙二眼科中心晋秀明教授团队在 Advances in Ophthalmology Practice and Research” 期刊发表了题为Therapeutic effectiveness of different machines in intense pulsed light treatment of meibomian gland dysfunction” 的研究论文。该论文第一作者为浙二眼科中心秦祯蔚主任,晋秀明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

01

论文导读

Highlight

干眼症影响全球约3.5亿人,其中睑板腺功能障碍(MGD)是干眼的主要原因之一。MGD存在多种治疗选择,包括热敷、清洁睑缘、ω-3脂肪酸膳食补充、热脉动、局部及全身用药等。这些治疗均旨在通过改善脂质层厚度或质量来恢复泪膜的稳定性。然而其中许多为支持性疗法,并不针对MGD的发病机制,只能暂时缓解症状而无法从病因层面治疗MGD。

强脉冲光疗法(IPL)可通过改善睑缘炎症、封闭异常新生血管、改善睑板腺腺泡功能等多个方面提高睑板腺功能继而改善干眼症状。因其确切疗效,IPL已在50多个国家作为门诊常规诊疗项目开展。由于IPL是一种支持性和重复性的治疗方法,患者通常需要三次或三次以上才能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因此除了有效性以外,安全性也是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IPL使用高输出氙灯产生远红外波长为主的脉冲光,其波长在300至1200nm范围内,含有少部分低于420nm的紫外线光。在治疗过程中我们通过使用590nm滤光片过滤掉低于该波长的光以确保安全。


滤光片是保证IPL治疗安全性的核心措施。然而,IPL机器并没有针对滤光片的质量检查或报警系统,滤光片的缺陷只能通过肉眼或放大镜观察来识别,这构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更安全的过滤系统对于确保IPL治疗期间绝对避免紫外线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上述问题,我们进行了一项随机对照试验,以研究不同IPL机器在MGD治疗中的疗效。其中试验组的IPL机器配备了双滤光系统,以研究其在IPL治疗中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本研究是一个随机对照、前瞻性、多中心、单盲研究。一共纳入213例诊断为MGD的干眼患者,对照组使用单滤光系统的M22仪器,试验组使用双滤光系统的OPL-I仪器。两组患者均进行3次IPL治疗,每次治疗间隔3-4周。通过检测泪膜破裂时间(TBUT)、睑板腺排出能力评分(MGSS)、睑板腺分泌物性状评分(MGMS)、角膜荧光素钠染色评分(CFS)和干眼标准量表(SPEED量表)来评价患者MGD和干眼的症状和体征变化。通过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的眼压(NCT)、最佳矫正视力(BCVA)和裂隙灯检查来评估IPL治疗的安全性。


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经过3次IPL治疗之后干眼相关症状和体征包括TBUT、MGSS、MGMS、CFS评分和SPEED评分在内均有显著改善(P < 0.0001)。等效性分析显示两组IPL机器治疗MGD的疗效一致,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光学研究显示在双滤光系统中经过单层滤光之后脉冲光强度损失为6.5%左右。尽管双滤光系统会损失少量光强度,但并未对其治疗效果产生影响,因此双滤光系统在IPL治疗中不影响治疗效果的前提下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具有推广意义。

02

论文图表

Fig. 1 研究路线

Fig. 2 IPL治疗MGD的疗效

Fig. 3 双滤光系统的结构和光学分析


Tab 1. 两种IPL机器的等效性分析


(更多图表详见原文)

引用本文

1.Qin Z, Zhu Y, Lu J, Lin L, Huo Y, Wang H, Qiao C, Chen X, Wu J,  Zeng Q, Jin X. Therapeutic effectiveness of different machines in intense pulsed light treatment of meibomian gland dysfunction, Adv Ophthalmol Pract Res. 2024;4(4):182-188. doi: 10.1016/j.aopr.2024.06.002.

https://doi.org/10.1016/j.aopr.2024.06.002


03

作者介绍

通讯作者

晋秀明,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浙二眼科中心副主任,眼科中心角膜和眼表疾病科主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专家会员,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角膜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学分会角膜病学组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视觉康复专委会干眼康复专业组组长,浙江省角膜病诊治技术指导中心副主任。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浙江省卫生厅课题一项。发表SCI收录论文30余篇。对眼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杂症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开展角膜移植、角膜交联、各类眼表手术、白内障超声乳化、干眼综合防治、眼外伤和泪道病手术。尤其擅长角膜移植、角膜交联、眼表手术、干眼治疗和泪道病手术。

健康理念:你的光明,我的心愿。 

研究方向:角膜和眼表疾病。

第一作者

秦祯蔚,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副主任医师,浙江大学眼科学博士,院特聘研究员,师从姚克教授。致力于角膜及眼表疾病、白内障发病机制等相关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发表SCI论文10余篇。

文编 | 秦祯蔚  

编排 | 丁思敏  

审核 | 王凯军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 浙江大学眼科医院 

浙ICP备20220005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