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成果

姚克教授、韩海杰研究员团队:纳米药物治疗干眼的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24-03-13浏览:


前言


近日,浙江大学眼科医院(浙大二院眼科中心)姚克教授、韩海杰研究员团队在 “Advances in Ophthalmology Practice and Research”期刊发表了题为Recent progress of nanomedicine in managing dry eyedisease” 的综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二院眼科中心硕士研究生吕泽恩为论文第一作者,姚克教授和韩海杰研究员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


01

论文导读



干眼病(DED)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全球的发病率从5%到50%不等,影响了世界范围内相当大比例的个体,且近年来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局部给药仍是干眼治疗的主流给药方式,但其存在生物利用度低、药物代谢快、给药需求频繁等缺点。幸运的是,纳米医学的进步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并为DED的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帮助。


DED是一种多因素参与的眼表和泪膜疾病,泪膜功能和结构的完整性对维持眼表稳态至关重要。DED的常规治疗包括使用人工泪液产品、环孢素、糖皮质激素、黏蛋白促泌剂和非甾体抗炎药。此外,纳米医学是目前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许多临床试验正在进行各种纳米治疗药物,包括纳米乳剂、纳米悬浮液、脂质体和胶束。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一些创新纳米制剂已经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批准,作为DED的新型疗法,纳米药物的进步将为治疗DED提供更好的应用前景。


本文综述了纳米药物治疗DED的最新进展,并展望了随着纳米药物的发展,DED治疗领域将迎来新的突破,为世界范围内的DED患者带来光明的前景。


DED是一种多因素眼表疾病,以泪膜稳态丧失为特征,并伴有眼部症状,其中泪膜不稳定和高渗透压、眼表炎症和损伤以及神经感觉异常起着重要作用。干眼会极大地影响视觉功能(如斜视、光晕、复视、闪光、畏光等),引起上睑下垂、丝状角膜炎和泪腺区域肿胀,导致眼部不适(如干燥、发红、异物感、烧灼感、伤害性疼痛、神经性疼痛、眼疲劳等),随着病情进展,严重者甚至可能导致视力丧失。眼科手术、不适宜的环境条件和使用角膜接触镜等危险因素的存在导致了DED患病率的增加。治疗方法包括睑板腺热敷、鼻泪神经刺激、局部药物等。在这些选择中,局部用药物是最常见的一种。然而,DED局部用药有以下几种局限:患者依从性、眼压升高和副作用等。此外,由于泪液稀释和泪管引流,药物的浓度极低,导致滴眼液的作用时间短。因此,局部给药治疗DED的频率较高。近年来,纳米药物在眼科、肿瘤学、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本文以纳米粒子的材料、功能、治疗效果、市售制剂等方面为主体系统性综述了目前各种适用于治疗DED的纳米粒子,以期为将来研究者设计更先进的眼用纳米材料带来启示和借鉴。

02

论文图表



Fig. 1 泪膜及其结构示意图


Fig. 2 DED的免疫炎症通路示意图


Fig. 3 用于眼科局部药物递送的纳米粒子


Table 1.  用于治疗干眼病的具有代表性的市售纳米药物



引用本文:

1.Lv Z, Li S, Zeng G, Yao K, Han H. Recent progress of nanomedicine in managing dry eye disease. Adv Ophthalmol Pract Res. 2023;4(1); 23-31 doi: 10.1016/j.aopr.2024.01.008


原文地址:

https://doi.org/10.1016/j.aopr.2024.01.008



作者介绍




通讯作者:姚克 教授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主任、浙江大学眼科医院院长、浙江大学眼科研究所所长。国际眼科科学院院士、浙江省特级专家。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主任委员,亚太白内障及屈光手术学会主席,国际眼科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华眼科杂志主编,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白内障屈光手术学组组长,浙江省医学会会长。迄今为止,已发表论文523篇,其中SCI收录达300篇,2020年度、2021年度、2022年度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先后主持和完成了十二五、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与面上项目、教育部博士点项目、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社会发展项目等科研项目30余项,以第一获奖人的身份3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3次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并获浙江省科技进步重大贡献奖。



韩海杰.jpg

通讯作者:韩海杰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主要研究领域为眼用生物材料的基础和转化研究。以通讯/第一作者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Advanced Drug Delivery Reviews, Advanced Science, ACS Nano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以第一申请人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完成成果转化1项;作为负责人主持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青年基金,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浙江省“领雁”研发攻关计划,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子课题等多项国家及省部级项目。



第一作者:吕泽恩 

硕士研究生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纳米医学在干眼治疗领域的应用。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 浙江大学眼科医院 

浙ICP备20220005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