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春季来,浙江的疫情呈现多点、散发的特征。杭州拱墅区二级响应启动后,马路静下来了,学校也纷纷改为线上教学,孩子们开启居家模式。
近期,有家长在朋友圈晒出了自家娃一周的网课课表:“一天6堂课,每堂时长半个小时,课间半小时,大多需要通过平板电脑、电视来完成。”
“孩子眼睛刚刚开始近视,家里老人太宠了,求支招。”有家长表示,到了手工课下课后,爷爷奶奶给孙子开启水果、零食、电视下午茶时间。
围绕上学与居家,这些护眼攻略深受学生家长喜爱
教育部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专家宣讲团成员兼家长宣讲团团长,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浙江大学眼科医院)视光中心主任,倪海龙连续在近视防控科普公益道路上近19个年头,从浙江到祖国边疆,给250多所不同学校的孩子们讲授爱眼护眼课。
他似乎在眼视光门诊外有用不完的激情和坚持。倪海龙花了一年的时间在疫情常态化下和团队医生一起开启百场爱眼护眼科普讲座,又花了大量的时间投入创作这本获得2021中国医界好书荣誉的《倪海龙医生漫画谈近视防控》科普著作,还会和全国眼科同行分享如何讲好近视防控科普课的感悟和心得。
“放下手机,多陪陪孩子。”他了解孩子们想要什么,他是孩子们口中的知心“倪叔叔”。
“要是早点读到这本书,孩子可以少走许多弯路。”前几日,好几位近视孩子的家长在倪海龙的门诊表达了感谢。
疫情下网课与电子屏幕接触时间对孩子视力影响有多大?户外活动时间对近视预防的效果有哪些?……这本漫画小蓝书通过一问一答的生动场景,解读近视防控方方面面。因居家上网课等原因,近几年孩子的近视率居高难下。
倪海龙这三年的课件主要围绕上学与居家展开,直面家长关心的网课近视风险话题以及近一年来“双减”进行解读,有家长表示听倪主任的课有新的感悟,发现学习和保护视力并不冲突,要多带孩子亲近大自然。
全网1000万阅读,他希望传递更多正能量
“感谢倪医生用爱心托起明天的希望,用真心擦亮孩子的世界,用最专业的知识和最炽热的爱心为三衢大地的青少年打开远望的窗子……”一份真挚的感谢信,从衢州教育局发到了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瞬间在医院内同事之间传开了。今年三月是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在政府相关单位、教育部门、媒体各界社会力量的努力下,倪海龙助力杭州、温州、衢州三地开启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启动仪式并做主题宣讲。
衢州在疫情转入常态化下第一时间开启线上线下公益活动,全网阅读量突破了1000万,这场《大咖护眼,“视”界更美好》之约,让无数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喜爱上。四个故事(见直播科普课)的设置环环相扣,引发人心中的共鸣。许多家长纷纷留言表示从自身做起,合力做好近视防控工程,给孩子一个明亮的未来。
科普公益不会停下脚步,医生应该多走出诊室,成为一个公益讲者。“特殊形势下有些难,但是团队每个人都成长为一个近视防控的科学传播者,能够迎难而上。”倪海龙表示,有年轻党员医生开始尝试钉钉等线上授课方式,通过媒体平台、音视频等进行公益能量输出,关切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
“政府教育单位有果敢作为,媒体有倾力传播,学校家庭孩子积极参与互动响应,这些都是我们坚持不懈投身公益宣教的动力。”作为一名眼科医生,同样也是一名孩子的父亲,倪海龙一样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