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亮了,又亮又清晰!外面树梢上的树叶都片片分明。”
7月8日上午,浙江大学眼科医院、浙大二院眼科中心5楼检查室内,42岁的张先生指向窗外大概20多米远的树木,格外兴奋:这是他近年来看得最清晰的一次,裸眼视力达到了1.0。而在一天前,他还需要戴着600多度的近视眼镜,并把手机近乎贴到脸上才能勉强看清屏幕上的字。
张先生指着窗外说:“树梢叶子都看到啦!”
而这飞跃性的改变,在于他接受了一台全球最先进的眼科手术。7月7日,国际眼科科学院院士、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主任委员、浙江大学眼科医院院长、浙二眼科中心主任姚克教授主刀了国内首例三焦散光晶体植入手术。短短20分钟内,一次解决了张先生白内障、散光、近视等多种眼病。
除了主刀大咖外,这场手术的另一个看点在于植入的这枚新型的散光矫正型三焦点人工晶体,“这是继2020年爱尔康新一代三焦点人工晶体应用后又一卓越性的升级。”姚克教授说,它在智能调节远、中、近三大高频用眼距离的基础上,还能同时矫正散光,术后能让患者看得更清楚,视觉感受也很好。
张先生是杭州本地人,一直做互联网平台工作。顺应近年来的直播带货风潮,他的工作重心也逐渐转向与主播相关的领域。盯直播、看数据、沟通对接……工作本身对视力要求很高,而他的眼部情况却不大好。
门诊医生介绍,张先生术前验光近视600多度,角膜地形图显示角膜散光也达到170度。更严重的是,由于服用相关药物并发的激素性白内障正好遮挡了视轴的中央,他的裸眼视力仅有0.15,戴上眼镜,还需要把手机近乎贴到脸上,才能勉强看清屏幕上的消息。
“看视频就更加不要说了,根本没法看。”“越来越严重,感觉快瞎了。”谈到病情,张先生最多的形容词就是“一团”,他说世界都像蒙上了一层纱,眼睛看到哪里,哪里就是一团。
张先生是个好动的人,用他自己的话来说,眼睛不好除了工作无法顺利开展外,最大的影响就是心情不好,不能出去玩了。而让他下定决心将治疗提上议程的,来自一次惊险的驾驶经历。
“大概是两个月前,我开着车到了路口,发现红绿灯都糊成一团。”张先生说,当时路口车来车往,速度都很快,还有好多大货车。他顿时吓出一身冷汗,后面的车一直狂按喇叭,他却停在那里不知所措。
那次的经历让他心有余悸,再也没有开过车。
“要手术,肯定要选最信任的医院。”张先生在家人的陪同下,首诊就到了浙江大学眼科医院。他希望摘除白内障后,能尽早返回到工作岗位,节假日还能驾车带着家人到处走走。
全球最先进,这场手术阵容豪华
据流行病学调查,白内障患者中有41.8%的患者有大于100度的角膜散光,此前这类人群想要得到全程视力是相当困难的。
张先生选用的三焦点人工晶状体全称是:爱尔康PanOptix Toric晶状体。作为升级版的三焦点人工晶体,它可以提供100~375度散光的矫正范围,也是目前唯一一款带有散光矫正功能的三焦点人工晶体。相较于激光、手动等散光矫正方式,晶体的矫正稳定性和可预测性更高,能更好地提高患者的术后视力。当然,它也兼具上一代功能性晶体的优势,实现了四焦点技术的三焦点设计,在保证视近和视远用眼需求的情况下,优化了60cm中距离视力效果,真正实现了远、中、近全程视力。
“他白内障进展得很快,肯定是优先要解决的。考虑到他年纪轻,未来用眼需求还很大,要看得清,矫正近视和散光也很关键。加上眼底、角膜等眼部其他条件良好,非常适合植入这款矫正散光见长的三焦点人工晶体。”姚克教授介绍。“这么高端的晶体,还有姚克教授亲自做手术,完全没有担心的。”张先生说。
7月7日上午,张先生在浙江大学眼科医院4楼手术室接受了手术,成为国内首批使用散光矫正型三焦点人工晶体的患者。整个过程不到20分钟,姚克教授操作行云流水,切口仅2毫米,过程几乎没有出血。
姚克教授(左三)团队为张先生(前一)完成国内首例三焦散光晶体手术后合影
“这场手术还使用到了目前全球最先进的白内障手术技术,飞秒激光系统辅助和超声乳化两大优势加持,确保撕囊居中、眼压稳定,多方面护航手术安全。”姚克教授解释,这类功能性人工晶体配合飞秒激光技术成功率将大大提升,而这款晶体继续沿用疏水性丙烯酸酯材质还能极大降低后发障的发生率,同时滤过有害紫外光和蓝光,保护眼底,让患者术后获得持久稳定的全程视力。
“2014年以来,我们不断取得飞秒激光研究成果并陆续发表了15篇临床论文,手术量也位居世界第一,获得全球飞秒杰出贡献奖。”在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领域,以姚克教授为代表的浙大眼科医院团队在国际上拥有相当高的发言权。
可以说,张先生的这台手术是汇聚了最大咖的眼科医生、最先进的技术和最高端植入材料完成的。
术后第一天,张先生复查,远近视力均达到1.0,中视力达到0.8。“晶体位置很居中,手术切口闭合得很好,角膜透明,炎症情况也得到很好的控制。”医生告诉张先生,随着后续的恢复,未来视力还会有所提升。
同一天接受这项手术的还有萧山56岁的孙大姐,术前她视力仅0.1。“看东西有两个影,三米开外的人完全认不清。”她也在术后第一天就恢复到了0.8的视力。
同天手术的另一位女患者,术后视力也恢复正常
这个7月,姚克教授领衔了爱尔康三焦散光晶体全国首批植入手术,全国多家医院的专家为数位散光白内障患者实施了这项手术,术后他们都恢复了清晰的全程视力。
“今后,白内障领域还是有两条路要走。”姚克教授认为防盲和追求高质量视觉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一方面,我国大陆现有 2 亿白内障患者。像汽车眼科医院 26 年来就一直致力于给偏远地区人们送去光明。“这项公益仍会长久地做下去,并会吸引社会各界更多人士来加入这个队伍,为防盲事业做出贡献。”姚克教授说。
另一方面,21世纪已然成为视觉时代,随着白内障年轻化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年轻患者关注到了晶体摘除手术。与单纯防盲不同,他们有更多个性化的用眼需求,更注重未来的视觉质量。
“白内障手术已发展到了精准屈光白内障手术的新阶段,眼科医生可以借助各类高科技对眼睛情况进行严密检查,例如最新的术前术中角膜导航检查,就可实现术中的轴位定位,帮助医生精准操作。如今,功能性的人工晶体也为人们提供了越来越多的选择,经过精准的屈光计算后,将适合的尖端人工晶体植入眼内,可以达到一次解决多种眼病的目的。”姚克教授称,如何善用科技去触达更高的视觉质量,满足患者实现远中近全程自然视力也成为眼科医生们不断探索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