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新闻

不是老花,不是白内障,“偷走”爸妈视力的可能是它

发布时间:2022-12-05浏览:


俗话说:“四十七八,两眼花花”。

不少上了年纪的人经常会发出感叹:“眼力差多了”、“眼神不济了”……

的确,随着年龄的增长,老花眼、白内障都有可能找上门。

但需要警惕的是,中老年人“眼力差了”,并不一定就是老花眼或白内障,还有可能是眼底出问题了。



看东西“歪歪扭扭”

以为是白内障加重


“医生,我虽然有白内障,但平时眼睛看看也还清楚的,怎么会有这个黄斑病呢?

最近,萧山的张大爷(化名)因为视力出现问题来浙江大学眼科医院(浙大二院眼科中心)就诊,本以为是白内障加重,却得到一个意想不到的诊断:老年性黄斑变性

张大爷今年80岁,尽管早些年查出过白内障,但视力一直还不错。只是最近他发现眼前的东西总是变得“歪歪扭扭”的,心想是不是白内障加重了?这才来医院就诊。

经过详细问诊和检查,玻璃体视网膜专科叶盼盼副主任医师告诉张大爷,“看东西歪歪扭扭”在医学上叫“视物变形”,导致他出现这种症状的原因不是白内障,而是左眼出现了老年性黄斑变性,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常见的一种致盲性眼底疾病,需要及早治疗,尽可能挽救视力。



老年性黄斑变性是什么?


了解老年性黄斑变性,首先要来认识黄斑。

黄斑不是黄色的斑点,而是位于眼底视网膜中心的一个组织结构,肉眼看不见,只能通过仪器观察到,在眼底检查照片上显示是一个小暗点。


虽然是一个小区域,但黄斑是感光细胞最集中、视力最敏锐的地方,我们能够识别形状、大小、颜色、纵深、距离等信息,靠的都是黄斑。

而“变性”是指由于年龄、遗传、环境、饮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黄斑部位发生了形态和功能的改变,从而引发视力下降、看东西变形、看不清视野中心、眼前有黑影遮挡等情况,严重的甚至失明,对生活影响极大。


老年性黄斑变性,顾名思义,与年龄增长相关,又分为干性型和湿性型。张大爷的左眼就是典型的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



单眼先发病

很容易被忽略


综合多项检查结果,张大爷双眼有白内障,右眼视力0.3,左眼视力0.1,且通过眼底长出的新生血管来看,发病已经有一段时间了,那为何他一直说眼睛看得挺清楚,诧异自己有黄斑变性呢?

叶盼盼医师介绍,这与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的发病特点有关。

“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通常是单眼先发病,出现新生血管说明发病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而这位大爷之所以还能看得比较清楚,是因为他的右眼还没有发病,看东西时是两只眼睛同时在看,视力较好的那只眼能看清楚,就忽略视力差的这只了。”

这种情况在临床上也经常出现,有的人是在体检中做单眼视力检查才发现某只眼睛视力变差,进而查出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

也有一些中老年患者,视力变差,以为是老花眼或者白内障,拖着不治疗。等到很严重了才去医院,病程托得太久,黄斑变性已经进入慢性瘢痕期,这时候治疗方法和效果都比较有限,损失的视力很难再恢复。

而干性老年性黄斑变性,一般是双眼同时发病,进程缓慢,视力通常是在不知不觉中减退,所以患者也很难在早期自我察觉,容易拖到后期,耽误治疗。



这几类人群要重点关注黄斑的变化


眼底疾病是排在白内障、青光眼之后的重要致盲原因。“像老年性黄斑变性,还有另外的一些眼底疾病,它们引起的视力障碍一旦到了晚期是不可逆的。”叶盼盼医师介绍。

因此,无论是干性还是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早发现、早治疗都是防治的关键。

那么,怎样尽可能在早期发现老年性黄斑变性?哪些人群需要重点关注眼底情况呢?

除了年龄,老年性黄斑变性的发病还可能与慢性光损伤、营养缺乏、吸烟、遗传等因素有关。

50岁以上中老年人、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心血管疾病、肥胖病等都属于高发人群

这类人群建议每年定期接受一次眼底检查,密切关注眼底变化。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1

注意用眼卫生,在太阳光比较强烈的天气,尽量戴墨镜。

2

饮食上,含有叶黄素的蔬菜水果可以适量多吃一点,同时要戒烟。

3

控制“三高”即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可减少眼底血管病变的发生。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 浙江大学眼科医院 

浙ICP备20220005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