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第六届“2023眼影像暨眼激光西湖论坛”5月20日在嘉兴成功举行。
大会现场
本次论坛由浙江大学眼科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主办。论坛已经成功举办五年,此次论坛为参会者提供了一个了解眼影像和眼激光领域最新研究进展和技术发展趋势的机会,同时也是一个与国内顶尖眼科专家互动、交流的平台。通过专题讲座、病例讨论等多种形式,与专家学者深入探讨眼科领域中的重大难题、疑难病例及临床实践经验,共同推动眼科事业的发展。
大会致辞 姚克教授
浙江大学眼科医院院长、浙大二院眼科中心主任姚克教授致欢迎辞,他对参会的专家学者们表示热烈欢迎,同时祝愿大家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收获,不断迈向新台阶!
大会开场 苏兆安教授
浙江大学眼科医院、浙大二院眼科中心特检科主任苏兆安教授作开场致辞,对全国眼科同道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宣布论坛正式开幕,并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部分专家合影
大会现场
大会第一时段
第一部分专题讲座由浙江大学眼科医院、浙大二院眼科中心方肖云教授和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郑海华教授主持。
主持人:方肖云教授 郑海华教授
姚教授从自身的工作历程出发,探索飞秒激光对于白内障手术的应用与帮助,飞秒激光的出现在白内障手术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为白内障医患提供更佳的手术体验,助其获得更高的视觉质量。
根据大量的病例以及临床数据,将影像特征与临床表现做了仔细的研究与分析。为中浆治疗提供了数据基础,为CSC的治疗方法与手段提供了新的思路。
通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指南解读作为基石来分析眼底影像的解读以及糖尿病的后续治疗方针做出分享,合理的血糖控制,可以帮助阻止视网膜病变发生,减缓增生期病变进程,特别是早期血糖控制,对于DR预后至关重要。
不论NPDR是否伴发DME,其视网膜、脉络膜微循环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OCT和OCTA可以帮助临床医生了解DR患者微循环损伤及微结构的改变,有助于DR患者的随访观察及预后评估。
讨论嘉宾: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胡勇平教授
丽水市中心医院俞颂平教授
浙江省眼科医院杭州院区郑斌教授
大会第二时段
第二部分专题讲座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童剑萍教授和浙江大学眼科医院、浙大二院眼科中心陈芝清教授主持。
主持人:童剑萍教授 陈芝清教授
对于YAG激光治疗眼底病进行全面解读与拓展,可用于眼前、后段多种疾病。设备的升级不仅使目标物聚焦更加清晰,无缝衔接,爆破切割效率更高,且安全有效,而多种激光联合治疗能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李教授将眼底病变与全身病的病例相互结合,通过眼底改变来诊断全身病,对疾病的诊断要点掌握十分重要,不能忽略对病史的详细询问,同样相关的辅助检查也必不可少。
石教授通过不同疾病所致的豹斑征来全面解读豹斑征的特点与认知,通过病例的分析与不同疾病的临床表现为我们全面解读豹斑征,通过更多的手段来分析疾病特点,提高我们对疾病的认识。
韩教授为我们全面解读PED(色素上皮脱离),对于PED的定义以及分类做了全面的讲解,对于不同疾病引起的色素上皮脱离,且与GA(图样萎缩)、MNV(新生血管)的关系做了全面的分析与解读。
讨论嘉宾:
浙江大学眼科医院、浙大二院眼科中心张志勇教授
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项振扬教授
浙江省眼科医院杭州院区张赟教授
大会第三时段
第三部分专题讲座由宁波市第一医院李波教授和浙江大学眼科医院、浙大二院眼科中心马健教授主持。
主持人:李波教授 马健教授
陈教授对微脉冲激光治疗进行全面的解读,对于微脉冲激光针对不同疾病所带来的效果进行了专业角度的分享,对微脉冲激光治疗的领域进行拓展与探索。
邵教授通过数据以及病例分析对眼脑结构的定量分析来判断像阿尔兹海默症等早期的慢病做出诊断价值,也发表了大量的SCI文章以及文字文籍。
迟教授通过眼底照片、OCT/OCTA,以及造影FFA、ICGA等检查方式多个角度全面对眼底影像学检查进行讲解,在不同设备的检查下对葡萄膜炎进行全面分析解读。
董教授通过病例来分享对于周边视网膜病变的识别以及处理方式,阐述了视网膜周边变性及裂孔与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关系,也分享了对于眼底激光的经验,秉持着双眼原则对患者另一只眼睛进行随访检查。
讨论嘉宾: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蒋自培教授
宁波市眼科医院易全勇教授
湖州爱尔眼科医院童峰峰教授
大会第四时段
第四部分专题讲座由浙江大学眼科医院、浙大二院眼科中心宥永胜教授和浙江大学眼科医院、浙大二院眼科中心苏志涛教授主持。
主持人:宥永胜教授 苏志涛教授
苏教授通过多模影像的历史背景讲述了科技的进步与发展,不同的设备在对于眼底疾病中都能带来不同的信息,利用不同功能的影像进行组合,对于眼底疾病有着高效且准确的临床诊断。
李教授对于中国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性临床诊疗指南进行了全面的解读与分析,对于AMD患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案进行分享。
大会第五时段
第五部分专题讲座由浙江大学眼科医院、浙大二院眼科中心翁燕教授和浙江大学眼科医院、浙大二院眼科中心王瑶教授主持。
主持人: 翁燕教授 王瑶教授
苏教授对于中浆患者的治疗时机进行展开分析,对于急性中浆患者自愈的情况,以及部分患者可能迁延不愈导致的视力变差,如何介入、何时介入等问题分享了自己宝贵的经验。适当的早期干预会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以患者视力恢复效果最大化为目标分享了自己的宝贵经验。
沈教授通过病例分享来分析PED的临床表现以及随访过程中眼底病灶的改变及其塌陷,通过对病例的分析以及诊疗手段来分享自己对于巨大PED以及塌陷后的治疗方法与思维进行学术分享。对于不同PED存在的共性与不同点展开分析与讨论。
丁教授针对儿童的广角荧光造影技术进行分享,阐述了对于不同年龄层的儿童所采取的造影方式,对于年纪更小的儿童则采取了口服的方式进行检查治疗。
陆教授以儿童的遗传性视网膜疾病和病变展开,分享其针对儿童的基因治疗技术,以代替和编辑为主要的两种方式针对患病儿童的基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手段。对于未来的基因治疗充满信心,在不久的将来基因技术将成为治疗手段的一个新方向。
讨论嘉宾: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郑穗联教授
嘉兴市中医医院朱永唯教授
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潘雪峰教授
大会第六时段
第六部分专题讲座由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丁小燕教授和浙江大学眼科医院、浙大二院眼科中心张丽教授主持。
主持人:丁小燕教授 张丽教授
毛教授以3例三期儿童Coats的病例展开讨论,分享了自己针对coats疾病不同的治疗手段和经验分享,后以第4例病例较为特殊的个体病例与专家们展开探讨与分析。
练教授以双眼玻璃体积血的12岁女孩病例作为分享,探讨IRVAN的诊断与临床特征,以及IRVAN炎症发病机制并分享治疗手段与经验。
郑教授以10岁男童“发现右眼视力下降1个月”的病例为起点,根据广角照相、FFA等设备联合检查进行前期诊断与治疗,对于男童的疾病进行诊断与分析,并于与大会其他的教授展开探讨与学习其真正原因。
刘教授以大动脉出血继发了黄斑裂孔的病例作分享,探讨RAM破裂相关的MH形成可能机制,以及RAM的治疗方针,取决于临床表现和相关的症状,并以文献与病例的查阅探索大动脉瘤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针。
何教授以一例后房型屈光晶体脱落至玻璃体腔的病例作为分享,引入其人工晶体掉入玻璃体腔的原因以及不同人工晶体植入的区别。PRL的植入与悬韧带的接触以及自身悬韧带的缺失导致人工晶体滑入玻璃体腔原因展开探讨。
讨论嘉宾:
浙江省人民医院吴苗琴教授
金华市中心医院吕志刚教授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林冰教授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王聪教授
嘉兴市中医医院翁文庆教授
大会总结 苏兆安教授
大会尾声,浙江大学眼科医院、浙大二院眼科中心特检科主任苏兆安教授对本次论坛进行了全面总结,他再次感谢所有线上线下参会的专家同道及学员,并宣布2023年第六届眼影像暨眼激光西湖论坛圆满落幕,期待我们来年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