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新闻

关注普遍的眼健康丨记第28个全国爱眼日系列活动

发布时间:2023-06-08浏览:



眼睛,是人类最重要的感知器官之一,常常被誉为“通往心灵的窗户”。研究表明,人类从外界获取的信息有近90%由眼睛完成。守卫眼健康、保护好眼睛,是每个人应尽之责,更是每位眼科医护人员始终坚守的心愿。

6月6日是一年一度的全国爱眼日,今年,浙江大学眼科医院(浙大二院眼科中心)围绕全国爱眼日“关注普遍的眼健康”的主题,一如既往组织了科普宣教、义诊及慈善捐赠等一系列活动,继续走在守卫光明的宽阔大道上。



线上广覆盖

线下深接触

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医院继续布局线上、完善线下,在多种类型活动基础上,通过讲座、沙龙、文章、视频及义诊等形式打造了立体化活动模式。

继续发挥线上广覆盖价值

相较于线下,线上活动在跨越时间、空间限制上拥有非常显著的优势,可以有效地让专业知识触达更多受众,且常常可以帮助受众重复获取相关知识。

活动期间,医院专家团队先后与浙江电视台、钱江晚报、浙江之声、杭州电视台、昆明电视台、阿里巴巴等机构和平台,与“亿点点不一样”等在全网拥有广泛影响力的UP主合作,成体系、成规模地就各类眼病如近视防控、手术等向大众传递了大量专业知识。


尤其是与“亿点点不一样”合作的近视手术科普视频,仅B站浏览量便已超过250万、点赞30余万、投币9万,在B站全站排行榜中位列第1名。

继续发挥线下深接触价值

医学作为一门高度重视沟通的学科,线下近距离与患者及家属接触,可以提供更加个性化的科普宣教与诊疗服务。


活动期间,医院与社区、学校、基层医院及企事业单位合作,组织了包括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在内的40余位专家、学生开展了一系列科普、义诊活动。尤其是在阿里巴巴西溪园区举办的眼健康讲座、沙龙及职场常见眼病健康知识科普、咨询,累计受益逾万人。


爱眼日当天,医院位于2楼、7楼的义诊与宣教活动同时展开,眼底、青光眼等专家悉数出动,为近百名患者科普了相关知识,做了相关检查,明确了后续治疗方案。很多患者还拿出纸笔,准备将知识带回去分享给身边好友。





城市到山区

浙江到西部

医院始终关心山区和西部省份人民群众的眼健康。

过去27年,医院在全国率先创建的汽车眼科医院,累计行驶60余万公里,开展免费复明手术1万余例,培养了一批基层眼科手术医生,捐赠了一批手术设备和耗材,受益者绝大多数都是山区海岛和西部省份的贫困群众。

接续对山区人民的关心

本次爱眼日,医院继续组织专家奔赴山区为当地群众带去高质量的科普和诊断。5月26日,汽车眼科医院开进150公里之外的临安区岛石镇。当天凌晨四点,临安第六人民医院便已排起长队。截至下午四点,参加活动的医生已接待居民400余位,赠送眼药300余份。


参加活动的医生还为岛石镇医生们带去了一堂生动的眼病诊疗课,为岛石中心学校的青少年带去了一场精彩的近视防控宣教讲座。此次活动中,医院还与岛石镇签订了党建联建协议,建立了绿色转诊通道,以帮助当地的眼病患者可以得到更好地治疗。


接续对西部人民的关心

6月5日下午,一场隆重的捐赠仪式在医院学术报告厅顺利召开。仪式上,浙江省慈善联合总会向浙大二院汽车眼科医院捐赠了50万元善款,以支持浙大二院对口帮扶的贵州省台江县人民医院购买先进的眼科手术显微镜,帮助当地手术医生更精准地开展白内障手术。在此之前,来自台江县人民医院眼科的潘顺坤医生已在医院进修培训了三个月,他将与台江的眼科团队一道,用更加先进的眼病治疗理念和技术为台江人民带去更高质量的光明。


更早些时候的6月2日至3日,视光中心主任倪海龙医生再次奔赴近2000公里之外的云南,在昆明市作了题为《有远见,不近视》的科普讲座。现场有昆明市相关学校校长、老师及学生、家长代表等近900人参加。讲座现场,倪海龙医生还准备了1000册荣获科技部优秀科普作品的《倪海龙医生漫画谈近视防控》,并将其赠送给了云南省科技厅、教育厅,以期能有更多的云南孩子从中获益。


浙江大学眼科医院(浙大二院眼科中心)始终坚信,公益性是一家公立医院最基本的属性之一。

过去28年间,医院坚持开展全国爱眼日系列活动不动摇,深入社区、校园、养老院等地,为全人群、尤其是为患者带去最权威的治疗方案和健康科普;“汽车眼科医院”在祖国大地上行驶已有60余万公里,跑遍浙江全省和西部边疆10个省区,免费服务的患者数以十万计,免费开展复明手术1万余例。

“只要还有需要,我们就会一直走下去。”姚克教授满怀深情地说道。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 浙江大学眼科医院 

浙ICP备20220005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