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问是浙大二院党政办吗?我是之前在你们医院眼科做了手术的病人,我打电话来想感谢医院、感谢为我做手术的徐雯医生、感谢医护团队,为我完成了70年来的心愿……”
这天,小编办公室接到一通电话,来电的是一位外省患者陈大伯(化名)。电话那头,76岁的陈大伯滔滔不绝,语气中难掩欣喜和激动,自6岁时左眼被剪刀刺伤失明,“瞎”了已有70年。如今左眼终于又重见光明,帮助他重获光明的正是浙大二院眼科中心副主任、浙江大学眼科医院副院长徐雯医生。
剪刀刺伤眼睛
6岁孩子的世界“窄”了一半
时间回到70年前,1953年的一天,东南沿海的一个小村里,一位6岁的男孩坐在自家门前,低头拿着一把剪刀在耍玩。突然,手上没抓牢,锋利的剪刀刺向了男孩的左眼,疼得他立马捂着眼睛大哭起来。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闭塞的农村,缺医少药,父母勉强将大哭不止的小陈哄好,就继续去忙生计了。
几天后,男孩的左眼依然酸痛、流泪、怕光、睁不开。心疼孙子的祖母牵着男孩走了十几里路,赶到镇上唯一一家小诊所,诊所的医生治不了眼伤,只能开点眼药水滴一滴。
眼药水缓解了疼痛,眼球上的刀口逐渐愈合,留下一道白色疤痕,左眼能正常睁开了,但也什么都看不见了。“就是感觉眼睛上面有一层黑障,把所有东西都挡牢了,只有一点点微弱的光感,就好像瞎了一样”,陈大伯形容自己这些年来左眼的感受。
10岁那年,男孩一家从乡下搬到大城市,也曾去市里的大医院寻求过治疗,不过当时的医生都束手无策。男孩只能被迫接受自己从此变成“独眼”的残酷现实。
一只眼睛看世界,除了视觉功能和生活质量大大降低,另一重打击来自升学和就业,“我们那个时代的小青年,很多都热爱军营,向往部队生活,左眼看不见肯定不能参军,很多院校也不能报考,无可奈何,只能接受了。”
几十年来陈大伯无数次回忆儿时双目清明的世界,想象着如果没有那次意外,自己的人生会不会是另一番精彩的景象。
70年陈旧眼外伤
医生只遇到过1例
“我一直有个心愿,期盼着哪天医学技术进步了,或许能让我的左眼重新看得见。”步入老年,陈大伯仍然没有放弃重见光明的心愿,近几年去过多家大医院求诊,但得到的结果都不乐观,渐渐地这点微弱的希望也破灭了。
意料之外,事情出现转机,陈大伯偶然在网上看到一篇报道:浙大二院眼科中心的徐雯主任医师为一位50多岁的患者成功实施了陈旧眼外伤白内障手术。这让陈大伯重新燃起希望,他很快挂了徐雯主任医师的号,赶来杭州。
听了陈大伯的故事,有着二十年丰富手术经验的徐雯医生也很惊讶,她介绍,剪刀伤在儿童眼外伤中是比较常见的类型,她接诊过不少这种严重外伤引起的白内障患者,包括不远千里从西藏、云南赶来的病人。不过像陈大伯这样70年以上的陈旧眼外伤,徐雯医生此前的从医生涯中只遇到过1例。
徐雯为陈大伯检查视力
经过仔细检查,陈大伯左眼的角膜和晶状体都被剪刀刺伤,眼底的情况由于时间太久不好判断。“角膜和晶状体都严重浑浊,周围组织粘连严重,伴有钙化、疤痕化,眼前段结构混乱,总体上属于很不规则的外伤性白内障。”徐雯医生介绍,70年陈旧的外伤性白内障,手术很复杂,加之被剪刀刺伤时年龄小,影响了眼球和视觉功能的正常发育,即便手术实施顺利,也未必能取得良好的视力提升效果。
“总是去安慰”
尽力帮大伯完成70年来的心愿
对于这个检查结果,陈大伯并不意外,如果手术简单,他也不会屡次被其他医院拒之门外了。他诚恳地告诉徐雯医生,自己这些年去过很多次医院,知道几十年的陈旧眼外伤不好治,只是过了70年的“独眼”生活,心里总还是抱着一丝渴望,想抓住这最后一次机会,“我希望徐医生能为我做手术,即使最后视力只有一点改善,也是了了我70年来的心愿,我就很开心了。”
视功能关系到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很多视力不好的眼病患者常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焦虑,陈大伯积极乐观的心态感染了徐雯医生。“大伯心态特别好,但其实看得出他内心是有很大遗憾的,从小就觉得自己和其他孩子不一样,是‘独眼’,视觉功能和生活质量也受到影响,容易产生自我不认同和自卑心理,对健康的生活有着强烈的向往和渴望。”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从医多年,徐雯医生始终认为,医护人员除了为患者解除身体上的病痛,更多的是要给予患者心理上的关怀与安慰。她决定为陈大伯做手术,尽力帮他完成心愿。
经过与徐雯医生的充分沟通,陈大伯对手术过程和风险都有着清晰的认知,他了解手术比较复杂,共要实施左眼前段玻璃体切除术、晶体摘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和瞳孔成形术四个手术。
70年陈旧的外伤性白内障,硬度远超正常的白内障,晶体周围组织都粘连在一起,分离困难,传统手术方式无法进行,徐雯医生将硬如磐石的白内障细心与周围组织分离后完整取出,用比头发丝还细的不吸收缝线将人工晶体密密地缝合固定在巩膜壁上,再将粘连扭曲变形的瞳孔悉心修补成接近正常的形态,耗费1小时45分钟,顺利完成手术。
与徐雯医生手术时的小心谨慎不同,陈大伯的术中感受是:手术动作轻柔、娴熟,技术精湛,全程眼睛都没有多大不适,“眼睛部位视神经交错、血管纵横,需要非常精细、高超的手术技术,”陈大伯盛赞徐雯医生的手术技艺。
“徐医生,我现在能看到你啦”
术后第一天摘除纱布,陈大伯的左眼已经能感受到朦胧的亮光,出院回家休养了几天,他迫不及待给浙大二院党政办打来电话:“感谢医院,感谢徐医生团队,我的左眼现在能看到家人,能看到蓝天、绿树、马路上的行人、五彩缤纷的世界,虽然影像还有点模糊,但是是70年来第一次看得见……”
蒙在左眼的黑障基本消失,光线直照进来,视野开阔,像是换了一个世界。复查时,陈大伯不停地向徐雯医生描述“看得见”的欣喜。
“大伯,看我手上的玩具,它是什么颜色的……”徐雯医生仔细检查陈大伯左眼的视力、视野、色彩感知。陈大伯用手掌挡住右眼,乐呵呵地回答:“绿色的,徐老师,我现在能看到你啦”。
充分沟通与信任
医患温情 “双向奔赴”
徐医生介绍,陈大伯的眼睛还在恢复期,视力还有提升的可能。作为主刀医生,病人术后满意、开心的那一刻,她的成就感与幸福值也被拉满。
陈大伯开心地与徐雯医生合影
当然,医患之间温情的“双向奔赴”也建立在患者对自身病情和手术有着充分认知的基础之上。面对像陈大伯这样的年代久远的陈旧眼外伤,患者要与医生充分沟通,相互信任;遵循客观的临床评估,了解手术的风险和复杂性;对手术结果保持相对合理的预期,不要抱过高期待。
陈大伯就是这样的范例,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不作过高预期,欣然拥抱术后新生活。左眼重见光明之后,他对一切映入眼帘的事物都保有好奇和探索,“晚上街边路灯的光芒透过窗帘缝隙照进屋子,我的左眼能感受得到了,是真正的‘床前明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