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眼睛里长了虫子……”一位50多岁的女性患者,因为眼睛长期瘙痒、有异物感前来就诊。她告诉医生,前几天上班时她的眼里竟然爬出了2条活蹦乱跳的白色小细虫!这让接诊的医生也吃了一惊。
无独有偶,另一位患者接受翼状胬肉手术时,术中医生从翼状胬肉组织下取出7条活体白色虫子。
门诊接诊的角膜与眼表专科朱奕睿副主任医师将“小白虫”送到了检验科,检验科医师将虫体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虫体如细线有弯曲状,乳白色,半透明,长度约10mm左右。虫体头端及尾端光滑,头端钝圆,有口囊,尾端较尖,体表有环形横纹,侧观呈锯齿状。虫体口囊发达,呈角质性,口孔在光镜下呈圆形或椭圆形。
经仔细辨别,第一例病患送检虫体为结膜吸吮线虫的雌性成虫,雌虫子宫内充满虫卵,近阴门处的虫卵逐渐变为内含盘曲的幼虫,尾部笔直。
结膜吸吮线虫雌虫全貌
雌虫尾端笔直
雌虫子宫内充满虫卵
第二例病患送检虫体为结膜吸吮线虫的雄性成虫,雄虫尾部向腹部卷曲,有交合刺。经过形态学确认,结合患者病史和症状,这两位患者的“小白虫”最终被确诊为“结膜吸吮线虫”感染。
雄虫尾端
雄虫尾端隐约可见交合刺
结膜吸吮线虫主要在亚洲和欧洲流行,俗称“东方眼虫”。虫体可寄生于犬、 猫等动物眼结膜囊、泪腺和泪管内,也可寄生于人眼,引起结膜吸吮线虫病。结膜吸吮线虫的繁殖方式为卵胎生,其整个生活史需要在中间宿主及终宿主中分别发育才能完成,该虫的传播主要通过中间宿主冈田绕眼果蝇进行,而人类和犬、猫等哺乳动物是它的终宿主。人可因飞蝇入眼或与犬猫等动物密切接触而感染。
结膜吸吮线虫病感染的犬眼
感染结膜吸吮线虫病症状由轻到重,轻者可表现为眼部异物感、流泪、痒及分泌物增多,严重者可引起结膜炎与角膜炎。治疗方法主要是去除虫体、对症抗炎抗感染治疗等。
如何预防结膜吸吮线虫感染?
1
注意眼部卫生
不用脏手揉眼睛;
避免眼部长时间暴露在不洁环境中。
2
改善居住环境
清理果蝇滋生的垃圾和腐烂食物;
夏季可使用纱窗、蚊帐减少果蝇入侵。
3
避免接触感染源
尽量减少与流浪动物的直接接触;
定期为家养宠物进行驱虫。